作者:王少剑(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成为2021年两会热点话题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极端气候、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与安全,减碳控排与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等国家重要政策与会议多次指出国土空间规划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作用。国土空间规划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借助其全方位规划管控的特点,更能从工业、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多管齐下推动城市碳达峰和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从减碳排和增碳汇两方面出发建设“碳中和”城市。

  因此,“碳中和”城市建设可借力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中融入低碳规划理念和碳排放管控措施,全方位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重大部署,推动城市生产生活碳达峰,增加“绿色碳汇”和“蓝色碳汇”。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必须落实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人类福祉、保护人类家园的关键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实施可通过建设碳排放动态数据库、低碳产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低碳市政设施体系、绿色基础设施等实现。

  以碳排放动态数据库为工具,实现碳氧平衡监督与预测

  原有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如今的国土空间规划尚未能有效量化城市碳排放,规划师缺乏城市碳赤字问题的识别工具和碳氧平衡的调控依据,难以对城市碳排放“望闻问切”,从而对症下药。建设碳排放动态数据库是“碳中和”城市建设的关键步骤,可遵循“多源数据—核算规则—用地核算”的思路进行建设:顺应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城市信息系统建设,基于土地利用、设施点分布、交通线路、人口密度、能源消费等多源时空数据,利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等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规则,对工业用地、道路用地、耕地、林地等不同用地进行碳排放与碳汇核算,构建碳排放动态数据库。

  碳排放动态数据库能有效监测用地的实时碳排放与碳汇情况,为产业布局、设施选址、人居环境改善等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优化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多功能混合开发,实现微尺度碳中和与气候改善。另外,可结合能源平衡表、投入产出表等历史能源消费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设定多种城市发展情景对多尺度碳排放与碳汇进行趋势预测和问题研判。

  以低碳产业体系为减排手段,推动产业碳排放达峰

  产业部门是重要碳排放生产端,“碳中和”城市建设要重视从产业结构、低碳技术、空间布局、碳汇能力等方面推动产业体系碳排放达峰,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循序渐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政策鼓励高能源强度、高污染产业企业生产工艺与节能环保技术升级,深度普及低碳与碳捕捉技术,制定工业企业低碳法规,严格把控企业的碳排放,从生产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与污染。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导向,循序渐进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促进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技术顾问等低碳型第三产业发展。

  临近布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规划过程中运用产业关联模型识别高关联度产业企业,构建产业共生链,提升产业关联度并推动高关联产业临近布局,缩短上下游企业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客货运输碳排放。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重视产城融合、商住平衡和功能复合,构建兼具固碳与防护功能的环园绿地,建立低碳生态的第四代产业园区。

  碳汇经济,提升蓝绿碳汇能力。促进城郊农林经济与低碳城镇化的耦合发展,通过气候智慧型农林业等途径推动城市碳汇中心和城郊生态屏障建设,以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农业固碳持续力,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方式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碳捕捉和微气候调节能力。发掘城市蓝色碳汇潜力,在近海地区种植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碳汇植物,推动浅海海藻(草)床、深水大型藻类等海洋“森林草地”增汇工程建设。

  以绿色交通体系为优化措施,控制交通碳排放

  近年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量加速增长,从2005年约4亿吨增加至2018年约11亿吨(约占总排放量的11%),其中占交通运输碳排放量77%的公路运输碳排放成为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强调交通需遵循“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碳中和”城市建设中可遵循“公交先导-大运量公交-低碳出行”的思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以实现交通碳达峰。

  公交先导,提高城市空间布局紧凑度。研究表明紧凑城市有助于降低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公交先导模式和配套完善的生活圈是交通碳排放减少的重要措施。“碳中和”城市建设要以公交优先和减少通勤为核心,遵循“公交先导区-服务中心-城市格网”的思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类型(中高密度住宅、商业、办公等优先)识别公交先导区,并结合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服务人口密度、站点距离等构建“主中心-次中心”服务中心体系,在服务中心紧凑布置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片区复合性功能。提倡建设“窄街区、密路网”的城市格网,有助于营造尺度适宜、空间紧凑、职能丰富的舒适生活圈,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服务需求,从而减少因外出寻求生活服务导致的不必要通勤,另外临近的大运量快速公交能大大降低私家车出行比例,减少交通碳排放与拥堵问题。

  绿色公交,着重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在交通规划中优先配置轨道、BRT等大运量快速公交,覆盖主要客流走廊与重要设施点,以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和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降低私家车出行率,形成以大运量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共享私家车为补充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推动车辆电气化,推动内燃发动机车辆替换电力驱动车辆,早日实现公共交通近零碳排放。

  低碳出行,减少城市通勤碳排放。向自行车友好城市转型,联动构建城市慢行系统和绿色基础设施,优化传统道路的非机动化设计(如自行车道),提高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的非机动车出行和步行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在重点交通站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优化“最后一公里”交通并提高低碳出行比例。注重绿波交通建设,合理设计绿波速度与相位差,可以有效减少因交通拥堵和红灯信号导致的不必要碳排放。

  以低碳市政设施体系为重要抓手,推动市政设施减碳脱碳

  市政设施是能源的重要消费端与生产供应端,建立高效、清洁、低碳的市政设施体系是建设“碳中和”城市的关键措施。

  设施升级,注重电力脱碳与智慧能源供给。能源消费是“碳中和”城市建设的重点调控领域,国土空间规划需高度重视低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我国电力和热力生产约占能源相关碳排放的50%,电力部门脱碳是碳达峰的关键一步,在规划中注重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以核能和碳捕捉为辅的多样化技术组合发电设施建设,逐步淘汰常规燃煤发电设施。建立“互联网+”智慧能源供给设施系统,通过终端入手、环节控制和源头优化,建立城镇能源负荷需求、传输通道、生产供应和储备调峰互联共享的智能化能源供给网络,向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能源体系转型,降低高碳排放、高污染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系统优化,优化水资源结构与供给策略。“碳中和”城市水系统规划应充分发掘非常规水资源与分质供水的减碳潜力。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泵站等基础设施,推广城市雨污分流系统,以节约水资源为核心,增大对雨水、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比例,减少对新鲜水的取用与污染。采取分质供水和梯级利用技术,根据消费端需水水质标准对再生水进行分质供水,高标准水可直接补充到水体生态系统,低标准水用于绿化、公厕等用水。

  低碳处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完善绿色低碳环保设施和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处理系统,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处理、运输与处理工作以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剩余价值,优化垃圾焚烧无害化技术与热能再利用方式,减少废弃物处理带来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以绿色基础设施为碳汇重点,增强生态碳汇能力

  “碳中和”城市需强调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别是碳汇能力的提升,重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场地-中心-廊道”城市生态基底打造。

  处处见绿,以场地增加社区绿植覆盖。“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在“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格网内合理布置街边绿地、口袋公园等场地,提倡居室绿化、屋顶绿化等建筑立体绿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引入绿容率、可上人屋面绿化面积及透水地面面积比例等管控指标,增加生活社区绿植覆盖,有效调节社区微气候,优化居住休憩体验。同时优化植物群落结构,提倡乔、林、木相结合,提高植林率,构建以乔木为主的立体植物群落结构,提高单位绿化面积的碳汇能力。

  固碳净化,碳汇中心帮助提高城市碳汇能力。城市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开敞空间系统和生态保护区域是碳汇中心,在城市中心区与边缘区建设碳汇中心将起到碳捕捉、气候调节、污染控制、生态涵养等作用。借助城郊农林区打造生态屏障,实现碳捕捉、碳汇经济与水土保护的“生态-经济”复合功能。

  临水穿城,建立复合功能型廊道。以河湖岸带、青山绿园、城市道路为载体,建设临水穿城的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和文化休闲漫道,构建集碳汇、生态、景观、休憩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型廊道,能有效吸附临近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空气污染物,起到慢行廊道、通道微风、防护走廊、噪音屏障等重要作用。

  “碳中和”城市建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系统工程,唯有多方面重视减碳排和增碳汇,在规划—建设—运营全阶段采取主动措施才能早日实现城市碳达峰和碳中和。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需重点打造碳排放动态数据库并将其作为低碳城市空间优化与问题研判的核心量化工具,从低碳产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低碳市政设施体系、绿色基础设施等国土空间规划多专题入手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的碳排放效率,推动重要能源消费端增长达峰,以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高蓝绿碳汇能力,早日实现城市碳氧平衡。这既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升级优化,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对“碳中和”城市建设的有益探索,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内容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举措。

将本文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