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信部发话不管“微信收费”这事之后,运营商和腾讯两边暂时偃旗息鼓,这个话题也就这么沉了下去。舆论风暴虽然走向了腾讯愿意看到的结果,但对于以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之间的全面战争来说,这次事件只是一个序章而已。无法借助行政力量限制互联网公司的情况下,运营商要避免“被通道化”的命运,就只能通过自己的产品去火拼了。面对凶猛的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突破口最有可能会在云存储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运营商在网络流量上的收入增长很明显,但是伴随移动互联网而来的应用却在打击运营商通信服务和增值服务两块的收入。尤其是微信这样OTT,崛起之后直接与运营商竞争用户的通话时间,已经威胁到运营商的基本业务模式,进一步还导致手机号码的价值削弱。所以作为运营商来说,第一步必然是想要夺回通话权。之前中移动之前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重构“飞信”就是这样的逻辑。新的飞信从架构上看,让产品向微信靠拢,同时整合比OTT更前端的拨号盘和通信录功能,还有对其他边缘产品的整合和打通。狙击OTT的决心是路人皆知。
  
  飞信有没有机会?我觉得很难抱有一个乐观的预期。先谈最基本的产品水准,依靠外包研发的运营商就别说与产品驱动的巨头腾讯下的明星团队比了,碰到陌陌这样的精英小团队也只有被秒的份,即使是和乐于开发以反人类产品著称的人人网相比,都未必见得能占到上风。而且运营商在决策和执行效率上的积弊也不是一天两天说提升就能提升的。还有,移动虽然能给飞信全力支持,联通和电信肯吗?魏蜀吴三家面对南蛮入侵可以暂时同仇敌忾,但要他们掏心掏肺就是在做梦了。别的不说,携号转网这么多年都没点苗头。局限与移动用户的飞信能对抗已经覆盖全网的微信吗?
  
  运营商要从微信手中抢回通话权,我个人觉得希望不大,随着微信用户不断提升,底线能不能守住都会成为问题。现在与其通过一个通信产品与微信这样的强势应用硬碰硬对抗,倒不如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寻找突破口,以此在移动互联网上建立一块根据地。而对于运营商来说,云存储是最有可能的,或者说现时现状下唯一有机会迅速崛起的领域。
  
  互联网的每一个细分的功能领域,一旦有一个产品能占到50%以上的份额,基本就很难被翻盘了,而且还会因为马太效应进一步扩大占比成为该领域的巨头。现在这个领域的玩家极其多。3BAT除了阿里其他都有份参与,金山、新浪、华为、盛大、迅雷也都有自己的产品,再加上不少专注网盘的成长型公司如115、酷盘、云诺等。当然三家运营商也都有自己的云存储产品,移动有个彩云,联通有个悦云,电信有个天翼云。
  
  这样的情况也造就了几个有利于运营商发展的局面:第一是玩家很多,有先驱,但没巨头。一线和二线产品的份额没有鸿沟,一旦到了风口,谁都有可能被一下吹到最顶上。第二是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很小,现阶段谁的产品都不能甩别人一条街,撇开个人爱好的话实际上用哪家的都差不了多少。
  
  运营商利用自身优势和现有的局面打败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有可能的。在推广上的优势就显而易见。移动端云存储大部分都是PC用户的延续,那些PC不强势的网盘,在移动端发展更加举步维艰。但电信只要通过预装,就能解决几千万的下载量。只要产品能调动用户的活跃度,圈地会非常迅速。
  
  更重要的是在产品方面。用户选择云存储除了最基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几点会左右用户的选择:①容量:决定网盘的使用上限。②流量:决定非wifi环境下的网盘使用率。③传输速度:与大文件的存储和使用相关。以天翼云为例,本来流量服务就是电信的强项,容量可以通过加大设备投资解决,流量可以通过资费手段控制,传输速度更是不在话下。如果电信给到天翼云足够的资源支持的话,在电信的地盘内,天翼云面对一众网盘就会有绝对的产品优势。即使电信的产品做的一般般,这样的优势不是互联网企业依靠技术手段可以弥补的,况且天翼云也算是电信众应用中还值得一提的产品。虽然这两点优势都只能辐射到电信自身的用户,先抓紧电信的用户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云存储作为一切云服务的基础,有很大的扩展性。云服务对用户来说迁移成本要比工具类应用高很多,很容易就形成粘性用户。针对用户存储内容展开的多样化,可以在衍生出多条产品线。在线视频、在线文档编辑、在线资料录入、由内容分享为主的社交,这些都会成为可能的发展方向,那时在云服务框架内形成的网络结构就有可能剔除微信重夺话语权。对于转身不易的运营商体系来说,云服务是唯一可以有效狙击OTT们的重武器。
  
  

将本文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