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七月,微博上关于Smartisan T1做工和出货的讨论从未平息。八月初,ZEALER对T1的测评再次助推争议热度。尤其是其中对硬件的拆解佐证了流传已久的说法:T1手机的生产难度问题跟产品设计本身关系紧密。T1手机“在局部偏执的追求,使得产品在最终形态上走了样”,“好的设计不能仅仅是好看,还需要考虑整体的制造成本和可靠性”。

  这不是一个太难理解的问题,我想罗永浩也知道工艺难度和良品率之间的息息相关,只不过他选择了挑战,但无论如何,从锤子到过去一年来的“智能硬件风暴”,硬件领域新玩家的遭遇都在提醒我们——要重新捡起对制造业的敬畏。

  先让我们从最熟悉的手机制造看起,即使那些对供应链驾轻就熟的大厂也免不了不断的犯错:iPhone 4的“天线门”迫使乔布斯带着Tim Cook召开发布会解释后,iPhone 5又出现黑色版本掉漆问题;HTC One(M7)的一体化金属机身加工难度高导致良品率极低、成本陡增,使得上市初期出货量稀少,眼睁睁错失机遇;黑莓的Bold 9900大规模变砖被认为是流水线焊接工艺所致;PS 4首批货品各种死亡灯和断裂开胶;甚至鼎盛时期的诺基亚都不能幸免,如果你使用过N85手机,那么说不准它的导航键下面也是断开的。

  也许大厂遇到这些问题尚不足以伤筋动骨,但硬件领域的创业者们却常常被“设计和制造”间的落差沉重打击。一方面,他们更容易对自己产品在制造生产线上的表现“过于乐观”;另一方面,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不仅对他们尚未树立的品牌造成不好的第一印象,最重要的是其产生的“蝴蝶效应”:良品率低 出货量低 无法收回足够的现金 无法预付下一轮生产的资金 失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硬件是一门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生意。

  也许你还记得土曼科技频繁的“跳票事件”。我相信,在他们将一张漂亮的“产品设计图”拿出,让它在朋友圈中被疯狂传播时,其创始人汪伟是相信自己可以按时——在三个月后,制造出这样一款在外观上足够悦目的产品的。可如同PingWest此前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样,他们错误估计了这款把外形设计得超薄的手表,在制造上的难度:

  如何设计内部结构才能让各种元器件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能够和谐共存?从设计图到生产处流片实际验证可行性之间的周期无法逾越,如果犯错就要重新再来一遍;初期只考虑外观和材料,忘了不同材料之间可能产生的信号干扰等问题;以及,几乎每个硬件创业者都容易犯的错误——把自己在工程机阶段制造出几个不错的产品,等同于大规模批量生产时的“商品”,这简直就是个灾难。

  还有一个我所熟悉的例子是麦开的Cuptime智能水杯,这个凭借“提醒按时喝水”和“智能检测喝水动作”的产品,在众筹阶段一度成为了去年最受追捧的产品,但在宣称今年一月份可以量产发货后,直到三月,他们还在调整超声波焊接工艺的问题,而这项工艺仅仅是为了能将杯子的内胆与外沿做的尽量的平……麦开在此之前已经生产过包括计步器、体重秤在内的硬件产品,但在遇到新品类时,他们还是错误估计了自己在制造上将遭遇的挑战。

  若心有量产之志,便需要抱持对制造业的尊重甚至是敬畏,产品从设计之初就不能只想着创新,还要论证制造流程——现代工业,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业是复杂而又庞大的产业集群,工业生产自有冰冷冷的规则和秩序。它复杂无匹,却追求极致的标准化、可复制性以及可控的良品率和成本。数以百计的各式零部件,涉及大小小的供应厂商,而最终汇集到流水线上,最终依旧要靠那些工人们亲手组装完成。

  这个过程并不性感,也谈不上什么情怀和理想主义。但它就是硬件生产中最核心的环节。

  这并不是一个难于理解的问题,但却总有人犯错,尤其是那些来自互联网的“改造者”们,他们太急于“改变世界”了。

  互联网行业给从业者脑海里灌输了一些难以撼动的教条:追求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更早的将产品推向用户、快速迭代……但他们并不适合于硬件行业——你只需要“开发”软件,但不需要耗费精力和财力去“生产”和“复制”它们;你可以让用户“购买”软件,但一旦出现问题,你也只是需要做些“更新”,而不需要耗费成本去退款、维修;当然,你更不需要去考虑库存、物流等问题,搞定几个应用商店,几乎是你在开发完成后的全部工作……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由于大部分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免费”或是低价,用户对其往往有较高的容忍度,而一旦用户话费数千元的硬件产品出现问题,并一时无法得到解决,这对硬件公司的品牌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即使在你眼中,相较于传统制造业,你拥有更好的设计理念、更整体的交互体验、更具备“工匠精神”或是“互联网精神”,那也请重拾对制造业的敬畏,从那枯燥的流水线上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世界。

将本文分享到